柳枝

柳枝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柳枝
拼音拼读
liǔ zhī
药材别名
杨柳条、柳条
英文名称
willow branch
功效分类
利水消肿药
药用部分
杨柳科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 L.的干燥枝条。
动植物形态
乔木,高可达18米。树冠开展而疏散。树皮灰黑色,不规则开裂;枝细,下垂,无毛。芽线形,先端急尖。叶狭披针形,长9~16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叶柄长5~10毫米,有短柔毛。花序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雄花序长1.5~3厘米,有短梗,轴有毛;雄蕊2,花药红黄色;苞片披针形,外面有毛;腺体2;雌花序长达2~5厘米,有梗,基部有3~4小叶,轴有毛;子房椭圆形,无柄或近无柄,花柱短,柱头2~4深裂;苞片披针形,外面有毛;腺体1。蒴果长3~4毫米,花期3~4月,果期4~5月。
产地分布
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收加工
春季摘取嫩树枝条,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直径5~10毫米,表面微有纵皱纹,黄色。节间长0.5~5厘米,上有交叉排列的芽或残留的三角形瘢痕。质脆易断,断面不平坦,皮部薄而浅棕色,木部宽而黄白色,中央有黄白色髓部。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归胃经、肝经。
功效作用
祛风利湿,解毒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熏洗。主治风湿痹痛,小便淋浊,黄疸,风疹痛痒,疔疮,丹毒,龋齿,眼肿。
药理研究
有局部麻醉作用。
化学成分
含水杨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
①治小便淋浊不清:柳枝一握,甘草9克。煎汤饮之。(《肘后方》)
②治黄疸:柳枝三大升。以水一斗,煮取浓汁,取半升,一服令尽。(《外台》引《崔氏方》)
③治急、慢性肝炎:一寸以内嫩柳枝6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1付,分2次服。(《新疆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相关中药材推荐

黑豆 hēi dòu
益精明目,养血祛风,利水,解毒。属利水渗湿下分类的药利水消肿药。

罗勒 luó lè
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属解表药下的辛温解表药。

大叶桉叶 dà yè ān yè
清热燥湿、抑菌消炎。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鸡蛋花 jī dàn huā
清利湿热、清肠止泻、止咳化痰。属清热药下属的清热泻火药。

海螵蛸 hǎi piāo xiāo
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白药子 bái yào zi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仙人掌 xiān rén zhǎng
行气活血、凉血止血、解毒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百部 bǎi bù
润肺止咳,杀虫灭虱。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委陵菜 wěi líng cài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南山楂 nán shān zhā
消积化滞,破气散瘀。属理气药。